三河市做梦也没有想到,出名会这么容易,自己只是对店铺的招牌这么任性了一回,如今却弄得“一举成名天下知”。

事件发酵了好几天,让人奇怪的不是招牌政策的朝令夕改,而是三河市居然集体选择沉默,谁也不出来背锅。
或许是出于这两种的考虑,“多说多错”和“法不责众”,反正我只是口头通知,没有发正式文件。
对此,人民网的评论可以说是一针见血:强换商户招牌,当心砸了营商环境!

每个店都有招牌,其中不乏有很多耳闻能详的招牌,它们不光历史悠久,而且文化沉淀浓厚,对老百姓而言,已经形成了记忆符号。

你说把蜜雪冰城的招牌改了就改了吧,干嘛还要把儿童医院的红十字也改成绿色,这样的一刀切试问哪个城市,能这样做?敢这样做?

法无禁止则可为,只要不违法,不违背公序良俗,社会需要这种多样化的选择,千篇一律也要分场合。
正如有网友说的,原本找一家店远远望去就能找到,如今做成了统一管理,还真是不容易找到。

这种强压下的一刀切,是坐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,还是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呢?
相信从百姓的义愤填膺中已经找到了答案,当初通知之前,可否考虑过商户和百姓的反馈和心声。


事件发酵后,蜜雪冰城连夜改成了熟悉的红色,医院的绿十字标志也连夜拆了,想必应该是接到神秘人的通知了。

拆了改,改了拆,连锁的蜜雪冰城可以快速反应,事业单位的儿童医院有能力立马行动,但这却苦了那些普通的商户。
他们至今还把商标放在地上,就是怕改了拆,拆了改,反反复复折腾不起,先要去广告公司做效果图,再拿着效果图去审批,这些都需要成本。


有个商户说,自己改的是橘色,后来去审批时被告知偏红,只能又去改。

还有一个商户,尺寸高了那么一点,也被拆了。

有商户向记者抱怨,3月中旬接到的通知,不曾想第二天招牌就被拆了放到地上……
这让商户气不打一处来,指着他们问,拆了还给装吗?去重新做招牌谁付钱?
现场参与的人都避而不谈!

有商户说,不仅仅是对颜色有要求,对高度大小都有要求,这样的标准去广告公司少则一两千,多则上万元。
4月11日,当地城管的回应更是火上浇油,居然这样回应:如果不怕麻烦,商户可以自行更换原来的招牌。


大意就是,拆都拆了,想要复原,你们随意,这完全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,我可以拆,你不能有意见!
如今,当地的廊坊纪委已经介入了,而当地的领导却迟迟不发声,连人民网都看不下去了,发布了调查结果。

一个城市诚然需要规范化管理,但并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,出事后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”,没有人站出来解释。
再来看看备受关注的蜜雪冰城,店员对记者说了两个词“不清楚”和“不知道”。
招牌红改绿是近期刚改的,被问其中原因时,回答是“不清楚”,而4月10日一夜之间又换成了熟悉的红色,被问之原因,同样是“不知道”。


既然事件越闹越大,纪委也已经介入,相信不久之后一定会有回应。
一个不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多半会弄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。
像这次的三河市名声大噪,不仅没有维护好城市形象,还把“人民为我服务”诠释的清清楚楚。
希望最后的调查结果不是重拿轻放,不了了之。
最终,这是闹剧到底谁来负责,我们拭目以待!
发布者:书生不言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ouwe.cn/souwe/4109.html
本文如果来自其他平台,我们会做好标注,如有侵权,立即删除!